那一年我十三歲
文章分類:校園文章
你也會想看的:站在生活的岔路口
學校裡跳繩玩耍的女孩子中突然出現瞭一個特別招人愛看的女孩,她的跳姿與眾不同不說,那身段的優美真是一道風景。兩條辮子總是在她的脖子周圍左右晃蕩,很有節奏,就像一個突然加快瞭速度的鐘擺一樣的,既穩當又悠然的擺動著。聽同學們說她是剛剛轉學過來的,是從何子營轉過來的。父母都是供銷社的,她父親是鎮上供銷社的主任。農村學校本來就消息閉塞,按說添瞭新同學應該很快就都知道的,可我卻不知道。也就是從下課後看到她跳繩的那一刻才知道,他是我的新同學。
鴨蛋臉,細長的小辮子,同學中很少有人穿的紅半袖,幾乎她身上的每一樣東西,每一個部位都很特殊,和別的女孩子不一樣。就連她說話的口音也很特別,有我們那東鄉話的味道,又多少有點普通話的意思。後來才知道,他母親是大連人,在傢裡她們之間是說東北話的,和我們在一起的時候,就說當地話。尤其是她說話時用的那些詞匯和我們區別很大,比如我們叫父母親“俺爹俺娘”,叫哥哥兄弟都是直呼名字,而且叫小名的比較多,她說話就是在前面加一個“我”字,“我爸我媽”“我哥我姐”,聽起來很新鮮。
女孩們玩跳繩,男孩們最多的是玩滾鐵環,就是把木桶上的鐵箍取下來,用粗一點的鐵絲做一個帶鉤的推子將鐵環推動起來,在路上或者院子裡看誰滾的時間長距離遠。學校的院子本來就不大,中間那一塊是女孩們玩跳繩的地方,我們隻能在周圍滾鐵環。有時候方向沒有把握好,就把鐵環滾到她們跳繩的那兒去瞭,嚴重的時候能把正在跳得起勁的女孩子絆倒,遭致人傢大罵一場,但男孩們都是嬉皮笑臉的不還口,撿起來繼續滾著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