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節漫筆
文章分類:節日文章
你也會想看的:好久不見
農歷正月十五的元宵節,是我國一個重要的傳統節日。其節日來歷有很多種說法,而最普遍的說法,是起源於漢文帝平定“諸呂之亂”。
公元前195年,漢高祖劉邦病死,同年,其長子劉盈即位,即為漢惠帝。惠帝生性懦弱,優柔寡斷,朝中大權漸被呂後把持。不久,惠帝病死,呂後臨朝稱制,並極力培植呂傢勢力,削除劉傢勢力,殺劉氏後人及親信,將呂氏後人逐一封官進爵。朝中老臣和劉氏宗室深感憤慨,但都懼怕呂後殘暴敢怒而不敢言。
公元前180年七月,呂後病死。呂氏宗室因害怕遭到劉氏宗室傷害和排擠,遂密謀作亂,以便徹底奪取劉氏江山。不料,此事被劉氏宗室齊王劉襄得知,遂與朝中幾位開國大臣忠臣聯手,一舉平定“諸呂之亂”。隨後擁立劉邦次子劉恒登基,即漢文帝。文帝深感太平盛世來之不易,便在平息“諸呂之亂”的正月十五日夜,張燈結彩,以示慶祝,並將此日定為與民同樂日。此後,每年,漢文帝都在這天夜晚出宮遊玩,與民同樂。“夜”在古時又叫“宵”,正月又叫元月,因此,漢文帝就把正月十五日命名為“元宵節”。是夜就叫“元宵”,也叫“元夕”、“元夜”。
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也是一元復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們對此加以慶祝,也是慶賀新春的延續。所以,元宵節又被稱為“上元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