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蓮花山的杮子熟瞭
文章分類:經典散文
你也會想看的:無需羨慕,有你就夠瞭
蓮花山的柿子熟瞭
電視、報紙、網絡、有獎征文、“柿民”海選……是怎樣的鋪天蓋地,讓一向氣定神閑的我也難以抵擋這麼凌厲的宣傳攻勢。走,去蓮花山摘柿子去。
蓮花山,地處鄱陽縣北部的蓮花山鄉境內,屬安微黃山山脈西南端的餘脈,是潼津河和昌江的源頭,森林覆蓋率87%,被譽為贛東北綠色明珠……這是我在蓮花山鄉第二屆柿子旅遊文化節的宣傳文案中瞭解到的信息。作為土生土長的鄱陽人,對自己傢鄉的風土人情知之甚少,也算是我的一大缺憾吧。所謂愛屋及烏,我做得不夠好。而蓮花山盛產柿子,我也是頭一次聽說。
柿子於我並不陌生。老傢村西頭的山崗上就長著五六棵柿子樹。小的時候,沒少光顧那裡。小夥伴們一個個人小鬼大,說柿子要等到熟瞭才能摘,否則吃瞭會肚子痛。可柿子啊,什麼時候真正等到熟瞭才下樹?有小夥們更機靈,借著月光,邀上一兩個,爬到樹上把將熟不熟的柿子摘下來,拿回去藏到米缸裡糠缸裡,過不瞭幾天柿子就全熟瞭。當然,剩在樹上的也用不瞭兩天就會被消滅幹凈。
北宋詩人張仲殊曾寫過贊美柿子的句子:味過華林芳蒂,色兼陽井沈朱,輕勻絳蠟裹團酥,不比人間甘露。老傢的野柿子呈錐狀,色澤金黃,味甘甜,抑或許是張仲殊見過的柿子?甚至比詩人所吟誦的更珍貴——在生活極為貧困的年月,像柿子這樣的野果子曾充當過填充肚子的“副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