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為什麼要放風箏
文章分類:節日文章
你也會想看的:寫葉子的優美散文精選
一、清明節為什麼要放風箏
唐代詩人高駢寫有《風箏》一詩:夜靜弦聲響碧空,宮商信任入來風;依稀似曲才堪聽,又被風吹別調中。風箏真正的命名,《詢芻錄》記載:風箏,即紙鳶,又名風鳶。五代時李鄴於宮中作紙鳶,引線采風為對,後於鳶首以竹為笛,風入笛管發出悅耳之聲,好似箏鳴,俗稱風箏。
起初隻限於皇宮貴族中的公子佳人玩賞,到瞭宋代以後,才成為民間群眾喜愛的一種活動瞭。風箏既是一種美麗的民間工藝品,又是大眾娛樂品,歷來愛到文學傢的傳唱。《北京竹枝詞》也對風箏有生動的描繪:風鳶放出萬人看,千丈麻繩系竹竿。天下太平新樣巧,一行習上碧雲端。早在清朝時,風箏已在紮、糊、繪、放四藝上發展到相當精致的程度。曹雪芹在北京西山窮居著書時,細究風箏紮糊之法,還寫瞭《南鷂北鳶考工志》一書。
書中詳細介紹瞭翼燕、雙鯉、彩蝶、螃蟹、寵妃、雙童等四五十種風箏的紮、糊、繪、放等技法和工藝。此外,古代放風箏又是與放晦氣聯系在一起的。
《紅樓夢》中有這樣一段描寫:林黛玉不妨將制作精巧的風箏放掉。李紉勸她:放風箏圖的就是這一樂,所以叫放晦氣,你該多放些,把病根兒帶去就好瞭。而當紫鵑要去拾斷瞭線的無主風箏時,探春又勸阻:拾人走瞭的,也不嫌個忌諱?可見古時放風箏是人們消災祛難的手段,不能去拾別人的風箏,以免沾上別人的晦氣。也有人在放風箏時,把所有的煩惱寫在紙上,讓它隨風箏飛上藍天,認為一切煩惱都會隨風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