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鄉是碗掛面湯
文章分類:經典散文
你也會想看的:柳永《鶴沖天黃金榜上
路邊挑擔子叫賣山貨的農人的筐子裡,開始出現柿餅瞭。看到這個,就知道冬天來瞭,年也快到瞭。
母親打電話來,說過年的掛面已經準備好瞭,問什麼時候回去拿。
母親口中的掛面,自然是老傢獨有的有著“方便面鼻祖”之稱的襄垣手工掛面。
起源於六百多年前的襄垣手工掛面,一般使用當地的“小火麥”,將面粉精篩後,從勾芡揉面到盤條掛枝、捆切包裝,全部是手工操作,而且制作受氣候限制,隻宜在農歷十一月至次年二月間進行,歷來有“九裡掛面伏裡醬”的說法。用深井水搋面,歷經和、壓、臥、盤、搓、架、分、餳、拉、晾、掛、潮、裁、窨、曬十五道主要工序方可成型;每做一次掛面,斷斷續續需24個小時。
相傳,明朝兵部尚書劉龍奉旨回襄垣縣老傢視察民情,行至五陽嶺突然發起高燒,下人扶他住進一所小旅店。店主為他荷包瞭兩個雞蛋,煮進瞭一把掛面,放瞭些薑末、胡辣粉、滴瞭些香醋,滾瞭兩碗酸辣掛面湯讓他喝。劉尚書喝完睡瞭一覺,身上發汗後,頓覺頭清身爽。劉尚書問店主:“此湯何名?”店主曰:“‘銀絲吊金瓜’,其實就是一碗‘荷包雞蛋掛面湯’。”劉尚書為瞭炫耀傢鄉的美食,回京時讓部下帶瞭些襄垣掛面,送到禦膳房,讓禦廚也照民間的配料方法做成“掛面湯”,親自給皇上、娘娘、嬪妃們品嘗。皇上食後問之何物,這麼香美?劉龍曰:“銀絲吊金瓜”。皇上連連點頭稱贊。